-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五)
- (2019年4月28日公布 自2019年4月29日起施行 法释〔2019〕7号)
-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19-4-29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实践,就股东权益保护等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如下规定。
第一条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原告公司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请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赔偿所造成的损失,被告仅以该交易已经履行了信息披露、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公司没有提起诉讼的,符合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股东,可以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条 关联交易合同存在无效或者可撤销情形,公司没有起诉合同相对方的,符合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股东,可以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条 董事任期届满前被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有效决议解除职务,其主张解除不发生法律效力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董事职务被解除后,因补偿与公司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综合考虑解除的原因、剩余任期、董事薪酬等因素,确定是否补偿以及补偿的合理数额。
第四条 分配利润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作出后,公司应当在决议载明的时间内完成利润分配。决议没有载明时间的,以公司章程规定的为准。决议、章程中均未规定时间或者时间超过一年的,公司应当自决议作出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利润分配。决议中载明的利润分配完成时间超过公司章程规定时间的,股东可以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决议中关于该时间的规定。
第五条 人民法院审理涉及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重大分歧案件时,应当注重调解。当事人协商一致以下列方式解决分歧,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公司回购部分股东股份;
(二)其他股东受让部分股东股份;
(三)他人受让部分股东股份;
(四)公司减资;
(五)公司分立;
(六)其他能够解决分歧,恢复公司正常经营,避免公司解散的方式。
第六条 本规定自2019年4月29日起施行。
规定施行后尚未终审的案件,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施行前已经终审的案件,或者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本规定。
本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
上一篇:打造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高地
下一篇:依法保护股东权益 服务保障营商环境
- 相关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五)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
- ·股东有限责任情形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 ·最高法院解读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答记者问
-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
- ·我国《公司法》的立法10大漏洞
- ·公司法定代表人无权代表行为裁判规则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征求意见稿)
- ·当公司法撞上婚姻法:夫妻型公司裁判规则探析
- ·工商总局:12月起“老赖”将不得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 ·我国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 ·新《公司法》资本制度修改对几类民商事案件的影响
-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2014年修正)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2014年修正)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2014年修正)
- ·关于修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年修订)
-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
- ·论《公司法》第16条的理解与适用 以公司担保债权人的审查义务为中心
- ·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签订增资入股合同的效力
- ·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的法律适用
-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公布施行 规范公司出资设立及股权确认
- ·最高法院解读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答记者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赔偿纠纷(揭开公司面纱,公司人格否认)
- ·公司法定代表人产生不以变更登记为必要条件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诉讼程序的特殊性分析
- ·建构公司法案件特别程序的初步思路
- ·股权转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还应遵守公司法的规定
- ·公司章程未对股权转让进行规定应按公司法相关规定进行
- ·公司自治与裁判宽容——新《公司法》视野下的裁判思维
- ·《公司法》体系下“公司僵局”的解决及展望
- ·股东代表诉讼的司法适用与立法完善——以《公司法》第152条的解释为中心
- ·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不实的民事责任——以《公司法》第三十一条为中心
- ·设立中公司法律问题研究
- ·浅论公司法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及其相关案件的立案受理
- ·公司法强制性与任意性边界之厘定:一个法理分析框架(下)
- ·公司法强制性与任意性边界之厘定:一个法理分析框架(上)
- ·新公司法下股东诉讼制度的完善
- ·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情况下直索股东责任问题
- ·实现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对我国首例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的解读
- ·更换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表决程序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节录)
- ·关于《公司法》实施前已设立的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的通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 ·公司法修订后国内最大标的股东代表诉讼案实录
- ·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签订的保证合同是否有效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征求意见稿)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节录)
-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即将出台
- ·公司法解释(三)起草中的若干争议问题
- ·法院建议健全公司法人退出机制
- ·刘俊海教授讲解《公司法司法解释(三)》起草中的若干争议问题
- ·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排行首次发布 一半诉讼发生在金融行业
- ·公司法司法解释后续系列最高法院正在制定
- ·最高法院颁布《公司法》司法解释(二)
规范审理公司解散清算案件 -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和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